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10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6/10/31 15:44: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

A.土地兼并出现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西汉初年,主要是官僚地主,他们凭其政治、经济特权,通过各种方式占夺土地。到汉武帝时期,不但官吏猛增,而且他们兼并土地的现象已很严重。另外,这时庶民地主的势力也发展起来,他们有的以田畜为业,发家致富,多买田宅;有的以末致财,以本守之 ,通过经营工商业起家,再兼并土地。而且许多庶民地主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官僚阶层。于是,出现了地主、官僚、商人三位一体的局面,标志着地主大土地占有制的初步形成。不过,当时封建政权往往通过强制迁徙、刺史督察、酷吏打击等手段限制大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发展,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势头受到影响。所以A正确。BCD体现了题干的部分现象,而非本质内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西汉土地兼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