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周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亲”,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 D.王道学说的风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治国思想。分析材料可知,周朝改变了商代“天”神的观念,使其具有人格化的色彩,突出了“敬德”与“保民”相结合,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故选C。民主即人民主权的思想,周朝以人的观念代替神,故排除A、B;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
2.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由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反对晋国将法律公之于众,认为其做法造成“贵贱无序”;对于鲁国贵族季氏采用天子独享的八佾舞,孔子表示无法容忍,同时极力主张讨伐齐国以卿大夫身份杀掉诸侯国君的田氏;可见孔子主张“礼”、要求摆正名分,端正宗法等级秩序,故选D。材料并未涉及“仁政”思想及效法先王治国主张的观点,故排除A、B;尽管材料涉及部分礼乐的内容,但与礼乐教化思想不吻合,故排除C。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