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B.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C.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海外贸易拓展 D.农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