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繁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 )
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
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耕作的态度及结果,未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耕作态度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说是具有决定性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耕作水平的高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结果是禾苗繁茂、果实累累说明当时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产量有所提高,故D项正确。
【答案】D
25.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太尉
【解析】材料表格列举了汉初设臵太尉及其升迁情况,与不需要设臵太尉矛盾,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太尉的任前职位和去向并不固定,说明当时为了加强皇权,对太尉的设臵并无定制,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卢绾和周勃为高祖世交和高祖遗命,不能说多为皇帝亲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太尉是中央设臵的官员,不是封国,故D项错误。
【答案】B
26.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这可用
来说明当时( )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 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御史的监察权
【解析】材料中遭侍御史刘范弹劾中仅涉及御史弹劾权,未体现监察职能的增加,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皇权对御史监察权的庇护,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李恪遭到弹劾,没有涉及如何处理,因此与司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李恪作为皇子,受到弹劾说明御史的弹劾不回避贵族集团,故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