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浙江省嘉兴市2016届高三教学测试(二)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0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28 9:14: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学说不涉及仁,故A项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提倡的“兼爱”思想体现了“群体的仁”,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倡仁义、王道,但未从群体的角度看待仁,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不涉及仁,故D项错误。
【答案】B

A                   B                    C                   D
 
13.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考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解析】配图为二牛抬杠,只有一犁,不符合材料“三犁共一牛”,故A项错误;配图为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图中看以看出有三个犁,并且配有耧车,边耕边播,这是西汉赵过发明的耧车,与材料描述一致,故C项正确;配图没有耧车,故D项错误。
【答案】C
14.一位美国学者评价中国古代火药发明时说:“还有什么能比人们想寻求长生不死丹而结果却找到了能杀死千百万人的物质更具有讽刺意味的呢?”下列也具有这种“讽刺意味”的史事有    ①造纸术的传播      ②清末“新政”       ③英法“绥靖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根据材料对火药的评价可以看出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是不一样、甚至相反的,选出主观与客观相反的史实即可。造纸术的传播有利于文明的进步和传播,故①错误;清末“新政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②正确;英法“绥靖政策”主观上是为了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却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故③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为了挽救美国,而客观上确实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