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对这一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复古情绪在先秦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思潮
B.韩非的法治理论体现对和谐社会的赞美
C.老子的无为体现对朴素人际关系的向往
D.孔子的仁和礼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的追求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体现了先秦诸子各家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思想主张社会向前发展的,今必胜古,材料的意思不符合法家的思想。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
2.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生丝——“湖丝”经由商人之手大量出口,致使国内市场丝价日趋昂贵。于是,乾隆帝谕旨:“中明限制(出口),俾裕官民织衽”。后在商民呼吁之下,朝廷宣布废除上述规定。上述现象反映了( )
A.清政府顺应民意实行了短暂的开放
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经济侵略
C.清政府限制湖丝出口保护国内市场
D.商贸活跃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考点:商业的发展
答案:D
试题解析:清朝乾隆年间,太湖地区出产的蚕丝大量出口,政府由限制蚕丝出口到废除这一规定,这反映了太湖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
3.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 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考点:商业的发展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