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2、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白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 )
A.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C.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3、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 )
A.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