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左传》襄公二十年记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很强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5.汉宣帝时期,“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増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这说明
A.宣帝重视官吏的稳定与激励                 B.宣帝时期官员的选拔手段多样
C.宣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解决                 D.宣帝时期官吏的任免收归中央
26. 宋代大兴水利事业,尤其是南方,仅江苏、浙江、福建三地的水利工程就达817项,是唐代三个地区水利工程总数91项的8.91倍。这一现象说明
A.北方经济中心地位转移到南方         B.宋代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田耕种
C.水稻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         D.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及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