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政治身份的象征,而到秦朝姓氏的象征意义就开始消失了。秦朝疆域辽阔与这一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25.据《新唐书》记载,“今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从我定天下者,何容纳货旧门,买昏(通“婚”)为荣耶?……三品以上纳币不得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悉为归装,夫氏禁受陪门财”。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门当户对的观念 B.士族门阀的衰落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儒家思想受冲击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士族门阀的衰落
【解析】谋士劳臣不再“纳货旧门”,以与士族通婚为荣,反映出门当户对的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不再以与士族通婚为荣,反映出士族门阀的衰落,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项错误;“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故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