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秦、汉,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
A.宗法制度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郡县制度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揭示西周时期平民无姓氏,到战国、秦、汉时期平民逐渐获得了姓氏。宗法制从商周时期以来长期存在,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产生只说明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革,并不涉及平民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古代儒家思想强化等级制度,与平民拥有姓氏没有关系,排除C项。郡县制的发展打破了贵族特权,平民地位上升,故选D项。
2.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 )
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答案】B
【解析】所谓上计,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县令常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亦名“集簿”),呈送郡国。根据属县的计簿,郡守国相再编制郡的计簿,上报朝廷,朝廷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可见这是一种考评地方官的方式,故B项正确;上计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税收,故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
3.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解析】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地域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坊市瓦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转移情况,A项错误;土地集中不等于农业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农业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于曲辕犁的使用和推广,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从而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C项正确:海外贸易只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与经济重心南移关系不大,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