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中外重要的社会转型与社会的变迁
热点主题专项练(四)
1.(2015·浙江金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二 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显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和《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用一句话概括汉、唐、宋相权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罢丞相”之举措对君臣关系、决策机制、政治转型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主要政治观点,并指出谭嗣同等推崇上述三位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