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课时冲关练(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江苏扬州期末)“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等可知,题干体现重视血缘关系,强调远近亲疏等特点,这与宗法观念有关,故A项正确;“家天下”时代开启于夏朝,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是宋明时期的理学,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