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教学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以通过观看裸岩上群落演替过程的录像,让学生初步认识群落演替的过程;随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出裸岩上群落演替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而分析出演替的特点。要帮助学生明确这种变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造成的,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向着使群落相对稳定的方向进行。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 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学习了这两种 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可以引导学生 从演替的起点、基质、环境条件、演替经历的时间等不同角度进行比较。要让学生理解群落演替是普遍存在的,演替是一个过程,因此有起点、阶段和终点。起点不同,演替的 类型不同,阶段有差 异。气候等自然因素决定了演替的阶段和方向不同以及其终点的差异。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 人们未必从群落演 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 织讨论。最终让学生了解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的意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