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
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科学家一直都想了解物质的质量从何而来。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是赋予其他粒子质量的粒子,2012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最终发现了这种基本粒子。“上帝粒子”的准确预言表明
A.物质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3.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种感受
①是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因为它认为客观事物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③说明真理是具体的,因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④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