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战国初期,秦国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2.秦孝公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续上表)
三、变法特点
严格执法,深入人心,措施涉及面广,变法彻底。
四、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积极方面。
(1)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2)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经济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3)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
2.消极方面。
(1)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容易导致暴政的出现。
(2)商鞅实行的文化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长远的消极的影响。
♨温馨提示:评价变法的成功与失败,不以变法者的身世经历为标准,主要标准应是生产力,只要是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改革就应该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