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青春期技能。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新课引入:
引例1: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取5次,还有多长?(答:1/32)
(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答:,则x=?
引例2:2002年我国GDP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GDP是2002年的2倍?
略解:(1+8%)x=2,则x=?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定义
一般地,如果(,且),那么数叫做以为底的对数(logari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