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九道作文题凸显“以文化人”

阅读:42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21/10/15 13:52:46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解析高考作文题


2021年高考,全国各省份8套语文试卷共采用了9道作文题,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各命制一道,北京命制两道。这些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紧扣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多方取材、巧妙设题,让考生在思考行文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


中国教育报特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高校学者和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特级教师,从不同维度深入解析9道作文题。


党史入题 滋养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自然也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精神滋养。


综观9道作文题,多名专家表示,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凸显了语文学科关注时代、反映时代的特点。


全国甲卷作文题突出“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考生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作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试题材料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规律,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


天津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吕燕津同样认为,天津卷作文题的关键词“纪念日”站位高、角度巧、包容度大,既能唤起考生关于国家、民族无数光辉岁月的集体记忆,又关照了青年学子个人成长中独特的心灵感悟。吕燕津认为,材料里“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尤其重要,引导考生从中挖掘出“纪念日”于历史、于当下、于未来的意义。


阐发传统 服务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全国乙卷作文“‘弓矢的’的智慧启示”通过材料的选取以及试题的设计,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精神。“弓”是基础,“的”是目标,“矢”具有方向性,扬雄以“弓矢的”设喻,形象生动,且颇具普遍意义和启示作用。试题材料指出古人追求理想会涉及基础、方法等,再以扬雄观点进行举证,任务驱动则是自然延伸到考生对理想的追求、自身发展的思考上。命题取材与设计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相通,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


“这是真正重视写作教学。”郑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浮利古对全国乙卷的作文题目同样赞不绝口。浮利古认为,这道题目突出实用性,在具体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引导学生把自己摆进去,把个人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紧密关联,善于从国家、社会大事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写作情境,引导学生真实表达、合理表达。


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别出心裁,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含儒家的“中庸”观念。专家认为,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关怀人文 注重思辨


北京卷作文题之一为“论生逢其时”,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中认为,材料里“情境”“思想”“思辨”“时代”“青年”等几个关键词意义深刻,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在“不逢时”“随时”与“恰逢其时”的思辨中进行论证,同时将视野放在建党百年的特殊时代去思考当代青年的使命。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新高考Ⅰ卷作文“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区分。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陈欢认为,2021年的浙江卷以不变的“人文关怀”保持了自己的一贯特色和追求,即站在考生的立场,让他们思考一些和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陈欢说,“怎么看待得与失”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作文话题,但却是所有考生都即将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高考出分以后,这体现了浙江卷对“情境”的独特见解——“我在”,“情境”就在。


上海卷作文主题为“时间的沉淀”。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认为,这道题总体上是谈事物价值呈现的时间方式,“事物价值呈现的方式有即时呈现、延时呈现、永远不会呈现三种可能,这就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写作点在哪里,如果能结合自身成长的生命体验来写,更不失为一个有生命启迪意义的好角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来源:网络  编辑:b-box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