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青春叫“高考”。
它藏在无数人的心里,充满苦涩却让人回味无穷,承载着希望又烙着时代的印记。
在2017年高考来临前夕,南方日报中山记者站发起了“我的高考故事”征集活动,并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投稿。值2017年高考首日,本报以5代“新老中山人”的高考故事,带读者再度追寻那段藏在记忆深处的难忘经历。
统筹:朱紫强 采写:高薇 郭冬冬
50后
庆幸搭上“高考末班车”
60岁的王志宁是中山市教研室的一名教研员,也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1977年,他和53.02万广东考生一起参加高考,并幸运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成为被高校录取的8752人中的一人。
“作为知青,我们赶上了高考的末班车。”时隔40年,再回忆那段经历他仍感慨不已,“若不是恢复高考,我可能还在做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王志宁是广东湛江人。高中毕业后下乡成为郊区农场的一名知青,每天的工作就是种地。虽然生活很平静,但总感觉前途渺茫,直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那是我下乡两年左右的时候,恢复高考的消息在知青中传开,突然感觉人生有了希望。”
复习资料只有几本书,还都是找邻居借的。幸运的是,他的功底还算扎实,尤其擅长文科。“我的父亲是教师,家里人都喜欢看书。”他将复习时间更多地分配到了理科方面,在没有任何辅导的情况下,自学知识点,还做了大量习题。
当年的考试一共四门,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化学)、史地(历史地理时事政治),安排两天考完。语文是第一个考试科目,恰逢父亲做胃切除手术,而那些题目他至今仍记得。
原以为语文会考得很好,结果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只考了79分”,相反数学却考了86分,这在文科生中是最高的。“当时的分数是保密的,不能让考生知道,我是在大学录取后才知道的。”王志宁称,数学高分得益于考前大量的练习和考试时的检查,“做完题我还有充裕的时间前后检查了几遍,个别题目还进行了验算。”
60后
高二被推荐参加高考
1977年的深秋,恢复高考的信息在广东传开。无数知青为之兴奋难眠,开始复习备考,希望命运会在次年的春天改变。
那一年唐小雄16岁,正在读高二。按照当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在校优秀高中学生可以推荐参加高考。唐小雄所在的学校共有4人获得推荐资格,高一、高二各2人,唐小雄便是其中之一。
“消息来得很意外,大概11月份,班主任老师突然说给我放一个月的假,让我不要再上课了,回家复习考试。”唐小雄回忆,首届高考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
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很快过去,高考如期而来。他所在的农场特意安排了几辆解放牌大卡车负责接送考生和运送午餐。虽然后勤服务很周到,考试也是开卷,但唐小雄还是落榜了,一起参加考试的其他学生中只有1人达到中专录取线。
“那一年考上的人很少,大家对考试题目都判断不清。”第一次考试失利让唐小雄深切体会到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父亲也开始批评他读书是“水过鸭背”。因此,第二次备考他就更加上心。那一年不再开卷考试,也不再由省命题,而是采用全国卷,但唐小雄仍顺利通过,并被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录取。
“我们是考后、分数出来前填报志愿。我学理科,当时最想做医生,其次是教师,所以填报了湛江医学院(现广东医科大学)和华南师范学院,没想到被华师先录了。”唐小雄回忆,当年全县考生一共78人被本科、大专、中专学校录取。
70后
骑着自行车独自赴考
当50后、60后毕业工作时,70后开始成为高考的主力。
1992年,佘时飞21岁,和很多比他小两三岁的70后一起备战高考。他告诉记者,因家里太穷,10岁那年他开始辍学,直到两年半后才重新走进教室。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十分珍惜。
由于吃不饱饭导致营养不良,高考前10天他连眼皮都睁不开。看着他虚弱的身体,母亲“命令”他喝下了堂哥给病重的父亲送来的蜂乳,大嫂则炖了她家唯一的母鸡替他补充营养。几天后,羸弱的他走进考场,以全市理科第一的成绩考上大学。“我的高考数学是满分,母亲问我考得如何时,我曾跟她说‘我不会做的老师都没出’,结果她还骂我狂妄。”佘时飞说。
同为70后,中山人黄尘灰比佘时飞小6岁,迟4年高考。在她的印象中,当年没有家长送考,也没有各种严格的检查,有的只是平静和淡定。
“那时我们城区的考生不住校,高考那几天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考试的,和平常上学一样。”黄尘灰说。她的考场就在本校,市一中的实验室,因为桌子高、凳子矮,踩点当天她就申请带一张坐垫进去,并得到监考老师同意。她介绍,在同年的考生中,不少还带着糖果去参考的,“边吃边考,完全没有压力。”
作为高校扩招前最后一届考生,黄尘灰高考那年是先填志愿再考试。那时还不流行排名,考生只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名次,不了解全市、乃至全省的情况,也不大了解外省学校的情况,因此报志愿时大家都很谨慎。黄尘灰在班上排名前十,她报的是暨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考试成绩远超暨大的录取线,顺利被暨大录取了。
“现在的考生比我们那时幸运很多,可以考完再填志愿,还可以参考自己的排名,报考面也更大,可以在省内也可以去省外。”黄尘灰说。
80后
赶上高校大规模扩招
高校扩招、网上录取……对80后而言,这些政策并不陌生。于他们而言,高考是幸运的却又是残酷的。幸运的是,上大学变得更加容易;残酷的是,找工作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无论如何,在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们看来,高考的记忆却是最难忘的。
31岁的梁万新是江西人。2001年初中毕业结束后,在父母的再三要求下,她报读了本省的一个师范类专科学校,并被录取。那时的中专院校正面临改革,考大学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梁万新入校后,学校成立了4个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不再接受师专教育,而是高中教学,并且可以参加高考。
2004年6月,她骑着自行车和同学一起赶往考场。在考场上她如有神助,原本最难的数学压轴大题也被她做对了一半。最终她成为那届学生中唯一考上本省重点大学的学生。
“我很幸运。我们这届之后,师范类专科学校又重新走上了‘3+2’(三年中专+两年大专)的模式,毕业之后就要就业。”梁万新说,对80后中专学生而言,高考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辛苦但快乐着。
对于陈珠兰而言,高考却是段不如意的经历。
高考前几天,她洗了次冷水澡,没想到第二天就开始不舒服,只能躺在宿舍休息。老师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让她回家休养。
回家后,她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反复发烧。“高考前一晚,高烧一直不退,哥哥开着摩托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我还清楚地记得,护士说,‘这种药不用做皮试,直接打就可以了’。”陈珠兰说,针头扎到了手背上,有点痛,可还能忍受。可打完针不到一分钟,她就感觉眼前一黑,等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过道的病床上,手上还扎着针。
“想到第二天的考试,我知道自己这次肯定完了。”浑浑噩噩中,高考三天一晃而过。成绩是怎么出来的、怎么毕业的、怎么离开学校、怎么搬离宿舍的,她都记不太清。考试成绩自然也不如人意,她最终选择了复读。
90后
人生不再由一场考试决定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开发布,提出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今年,广东省高职院校首次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通过1月学考并成功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可无需再参加高考。
上述招生考试政策的实施,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90后考生对高考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
“要相信自己,不管现在有什么困难,你都要勇敢面对。即便是你考不上你理想中的大学,也没关系,因为你的人生不是由一场考试来决定的。不管考得好不好,我们都不要否定自己。北大有对双胞胎说过,要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这是90后林丽婷在今年高考前写下的一段话,她希望以此与大家共勉。
高中三年,90后学生李慧的生活一直按部就班。早上6时多起床,晚上10时多睡觉。规律的作息一直持续到考前。在她看来,高考和平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行。“我妈常说人要活在当下,不要想得太远,高考也是如此。”她坦言,高考有压力,但自己会尽力。
陈宗榆是2017届的高三学生。今年高考,他不会出现在考场上,却依然可以上大学,因为他是这几年高考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不久前,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他已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录取。
在陈宗榆看来,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社会这个大学堂更能锻炼人。3月15日离校后,他便在一家快餐店工作。“工作一个多月,我学到了很多。”6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是表示。
原标题:5代人的“高考故事”
责任编辑:戴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