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高考不是阶层流动的唯一通道

阅读:18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7/6/6 16:17:06

  不同的人对高考有不同的期待,对高考的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等诸多现实问题的诉求。

  恢复高考40周年,今年的高考季多了怀旧味。很多回顾高考恢复历程、讲述个人高考经历和命运变迁的报道见诸媒体,讲述着高考对国家及个人的重大意义。

  对个体而言,高考是至为关键的人生节点,翻过这一页,人生便进入了另外一个通道;对国家而言,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内容,它重拾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传统,为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于社会而言,高考则提供了一条阶层上升通道,具有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流动能力的意义。

  科举制度常被拿来与高考制度比较。因为科举制,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流动性很大,不用说与印度僵硬的种姓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日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都不存在如此频繁的社会流动。即便如此,不宜过度高估科举制下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流动状况。科举制形成的社会吸纳效应是有限的,它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只在极为有限的阶层和人群中发生。在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是牢固的,个人的社会地位很难改变,生在哪个阶层,很可能一辈子是那个阶层的成员。

  高考所波及的阶层流动范围则显然要比科举制广得多得多。高考录取率从40年前的5%,提高到了现在的70%多。高等教育普及率也超过40%,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中国社会已不再从极小比例中选拔高等人才,展现出一幅广阔的阶层流动图景。1949年以后阶层流动加速的现象被学者称为“无声的革命”。

  今天的高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虽然高考农村考生录取总量有很大的提升,早在2005年,高考录取农村考生数量就达到了303.81万人,已经超过了城市考生的269.27万人,但是重点高校中农村考生的数量却有减少趋势,农家子弟集中于普通院校,“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一种现实。高考分省录取的方式导致各地区录取率不同,以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录取方式,也饱受争议。作为指挥棒,高考压力一级一级传导,使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批而不倒……

  如何看待和评价高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人对高考有不同的期待,对高考的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等诸多现实问题的诉求。

  今天,人们对阶层相对固化有很多慨叹。其实,与以前大多数时代相比,今天的阶层流动显然是更通畅了。在传统社会,大多数人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之上,除非参加科举,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而今天,大多数农民的儿子恐怕都已经不再下地了,社会为所有人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今天的高考不再像几十年前那般具有改变命运的魔力,但它仍然是青年改变命运最公平、最主要的通道。然而,社会对高考的诸多期待与诉求,显然不是高考所能承受之重。即便高考是阶层流动上的重要一环,面对人类不平等的现实,也还需要创设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保障个体的平等权利和尊严。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阶层上升的通道、社会公平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多元的,高考是之一,而不是唯一。杨三喜

  原标题:高考不是阶层流动的唯一通道

  责任编辑:黄晓冬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