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两岸《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与思考

阅读:84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8 17:18:46

1956年以后,大陆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21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20033月,大陆教育部又颁行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并欲在全国范围内代行原来的《历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代行《教学大纲》是大陆这次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但鉴于初次颁行,很需要与一直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台湾作一比较。希冀通过比较,促使我们大陆更好得总结经验,借鉴他人的长处,以便再颁时的调整和改革,更好得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台湾《课程标准》大约每十年修订一次,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199412月颁布的。该课标根据历史课程设置的要求分为《高级中学本国历史新课程标准(草案)》、《高级中学世界文化(历史篇)新课程标准(草案)》、《高级中学中国文化史新课程标准(草案)》和《高级中学世界文化史新课程标准(草案)》四部分。本国史在高一年级开设,是必修课;其它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均为选修课。

大陆自1956年以后,在20033月首次颁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秋季,在首次参加新课程实验的4个省区开始实行;2007年,大陆普通高级中学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阶段,全部实施这一《历史课程标准》。本课标只有一册,涵盖了高中开设的所有历史课程,也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下文将以大陆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与台湾必修课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本国历史新课程标准(草案)》作以比较。比较的思路以两岸课程标准的四个组成部分为依据。两岸的选修课不在比较的范围之内。

大陆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包括四个部分:前言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台湾的《高级中学本国历史新课程标准(草案)》也包括四个部分:目标时间分配教材纲要实施方法

一、前言异同之比较

大陆课标的第一部分为前言。其中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课程性质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规定了教育功能、课程的体系构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在课程设计思路中除了其它内容外,还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的学时为36学时,2学分。三个必修课模块共108学时,6学分。与原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没有规定详细的每周课时量,也没有规定三个模块学习的先后顺序,而是有学校和学区自由安排。

台湾课标中没设前言部分,但其第二部分设置了时间分配。规定本国历史教材分上下两册,分别在第一学年上下学期讲授,每周3节。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陆在1956年以后,这是首次颁行课程标准,但在该部分的编写上要比台湾成熟、科学得多。作为国家的课程标准,应当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这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从一定高度上把握历史教学,明确历史教育的整体思路。特别是课程性质的明确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关系到课程功能的认定和课程目标的确定,而且还关系到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课程目标异同之比较

大陆课标的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三个层面来说明。层面一: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层面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既要结果也要过程,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一系列基本方法。层面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部分侧重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并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三个层面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最终目的应当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台湾课标的第一部分为目标。共分四点。第一、增进高中生的人文素养;第二、强化高中生历史思考与分析能力;第三、培养高中生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心;第四、培养高中生开阔的胸襟及正确的世界观。

从以上对比,我们发现:台湾课标在目标上分设四个点,大陆课标分三个层面。两者在目标确定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大陆课标不仅包含了台湾课标的四点内容,而且还包含了掌握历史知识的目标,特别是还包含了历史学习的过程性掌握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目标。由此可见,大陆课标不仅明确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而且还明确了掌握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目标。也就是说,大陆课标不但侧重了让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怎样才能学会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可见,这一点更显大陆的高明之处。

三、内容标准异同之比较

大陆课标的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又分三个学习模块。模块一即历史(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该模块共设9个专题,涵盖了人类古今中外政治生活发展史的关键内容。模块二即历史(I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该模块共设8个专题,涵盖了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关键内容。模块三即历史(II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该模块也设8个专题,涵盖了人类社会古今中外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内容。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妙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学习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进行学习。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在每个学习模块下,课标都用了了解知道列举说明简述概述等词汇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作了详细的规定。这非常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操作。

台湾课标的第三部分为教材纲要,实质上就是大陆课标的内容标准。不过他们是以教材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本国历史共设19个标题。1、中国历史的起源;2、古代封建社会;3、先秦的剧变;4、大帝国的规制与动作;5、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6、门阀政治与氏族社会;7、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8、从中古到近世的变革;9、士大夫精神与庶民文化;10、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方的直接交通;1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12、台湾的开发与经营;13、外力冲击与晚清变局;14、台湾建省前后的建设;15、民国初年的内忧外患与政治演变;16、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与文化;17、抗日战争与中共政权的建立;18台湾经验的建立;19、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在每个标题之下又设2—4个小标题(第一标题之下没设小标题)。由于是本国史,所以不涉及世界历史的内容。

通过以上对两岸内容标准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不同点。

第一、在整体结构上,大陆课标特别注意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今薄古的原则。打破古今中外的界限,以专题为中心。在同一专题中,一般采用先古后今、先中后外的原则。还根据各专题知识的具体状况,来确定古今中外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台湾高中历史课程设置有本国史世界文化历史篇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四部分。从其四册课标来看,基本上也是以专题为中心,但每个专题中把中外历史分开来讲,这一点与大陆不同。从本国史课标来看,基本上是通史与专题史并行,通史是本国史中从古代、近代甚至直到现代史。专题史也只是一些小专题,局限于本国史的某个时段。

第二、大陆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每个学习模块下的学习要点前后因果、继承关系明显,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从所确定的全部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这一重要特征,通过这些专题,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台湾课标却很难达到以上效果,19个标题下,通史中夹杂着个别的专题史,通史不通专题不专,这就使得知识庞杂、整体性较差。

第三、大陆课标在内容上所选都是中外历史上最关键的历史知识,不管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例如,模块一所选的是人类政治活动发展的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题的。例如,设置的专题有古代中国的政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等等。而台湾课标却没做到这一点,他们所确定的史实杂而乱、繁而小,很难说是关键的历史知识。例如,第5个标题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第6个标题门阀政治与氏族社会、第9个标题士大夫精神与庶民文化等等。另外,台湾课标的内容更侧重了对台湾史的学习,例如第12个标题台湾的开发与经营、第14个标题台湾建省前后的建设、第18个标题“‘台湾经验的建立、第19个标题台湾社会文化的变迁。很明显,这是受到了政治上去中国化的影响。

四、实施建议异同之比较

大陆课标的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该部分包括四个层面。层面一为教学建议,其中设置了5条建议。层面二为评价建议,其中也设置了5条建议。层面三为教科书编写建议,其中也设置了5条建议。层面四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其中设置了8条建议。(以上详细内容请参见大陆2003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台湾课标的第四部分为实施方法,包括六个层面。层面一为教材编辑应注意事项,其中提出了14条建议,这等同于大陆课标的层面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层面二为教学的要点与方法,其中有5条建议;层面三为教学方式与过程其中有7条建议。这两个层面合起来等同于大陆课标的层面一教学建议。层面四为教具及有关教学设备其中有9条建议;层面五为教学与科际联系,其中有1条建议。这两个层面合起来等同于大陆课标的层面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层面六为教学评鉴,其中有2条建议。这等同于大陆课标的层面二评价建议。(详细内容请参见台湾199412月颁布的《高级中学本国历史新课程标准(草案)》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比较,两岸在实施建议实施方法上的编写是极为相似的,都是有关教学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的。当然,其最大不同之处:台湾课标中的许多建议具体入微,灵活性相对较差;大陆课标的建议比较宏观,灵活性较强。

通过对两岸课标四部分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岸的课标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极为相似的。这应当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虽然两岸政治分治、意识形态对峙,但在文化上毕竟同宗同源。另外,大陆新颁布的课标与台湾10年前颁布的课标相比,显得技高一筹。可以相信,台湾的课标再颁时,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书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主编:朱汉国 王斯德 江苏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育展望》主编:余伟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整理  编辑:史鉴之乐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