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人教版 “课导入框”的编写及实验教学的体会

阅读:84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8 17:00:10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特别是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要求下,人教版课标本教科书(2005年第2版,下同)与传统人教版教科书(2003年版,下同)相比在编写结构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课标本教科书导入框的设置,不但完善了课文的编写结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方式、方法上的引导。下文拟结合教科书导入框的具体编写及教学实践做些分析和研究,以便于我们对课导入框编写有更好的认识和实践运用。

课标本教科书,在每课之前设立相对独立的导入框。导入框设在每课标题的下面,框内底色呈浅蓝色。内容组成有3部分,分别是导语、【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导语一般有一幅图片和一段文字组成,导语文字要么描述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要么对该课内容做以高度概述,要么对课文内容的相关背景做以介绍。【探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2—3个思考题,目的是指导学生明确该课需要探究解决的重要问题。【重要概念】是根据该课内容的设计,列出的需要理解的2—5个数量不等的重要概念。

导语的编写基本上分三种类型,即情景激趣导入类内容概括导入类背景介绍导入类。在人教版必修一基础课文中共有27导入框导语”27篇。对此分类统计,见下表:

类别

情景激趣导入类

内容概括导入类

背景介绍导入类

数量

11

11

5

 

 

 

课名

单元一第23

单元二第12

单元三第34

单元五第1

单元七第2

单元八第23

单元九第3

单元一第14

单元三第12

单元四第1

单元五第3

单元六第12

单元七第13

单元八第1

单元四第23

单元五第2

单元九第12

 

 

第一类设置的历史情景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故事性强,比较生动、活泼。在后两类,部分导语中也有设置的历史情景,但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课文背景的介绍和内容的概括。三类导语基本上都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设置,特别是情景激趣导入类背景介绍导入类内容概括导入类设置的图片相对较少。下文结合具体案例按类别逐一分析和研究。

1情景激趣导入类,该类导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写,以图引文,以文释图。主要是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激情与兴趣,导入新课学习。例如:抗日战争一课的导语即属此类,有一幅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插图和两段文字组成。下面请看运用该导语进行的教学导入片断。

案例1

师: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看一下3幅历史图片的投影。图片1: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图片2:中日《马关条约》签字仪式;图片3:《辛丑条约》签字仪式。这3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生: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战争都以中国战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师:中国近代史是列强屡次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抗争的历史。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腐朽、中国的落后,以及种种内外因素,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战争都没有取得胜利,以上3幅图片正是这段屈辱史的历史见证。然而,在强敌面前,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抗争。反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终于,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师:同学们,请看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纪录片,然后阅读教科书30导入框的导语和插图,对此,你有何感受?

1: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而骄傲,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而自豪!但是,我真得想知道中华民族是怎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凶恶敌人的?

2:听到日本天皇低沉的声音,读到日本官兵的惊呆!看到中国人民的欢呼雀跃!我内心激动不已,我们终于胜利了!我们终于赶走了不可一世的野蛮敌人!

师:说得很好!这是我们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是怎样战胜敌人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同学们再看导入框中的【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抗日战争的探究学习。

从案例看,该导入框通过天皇低沉的声音日本官兵几乎全部惊呆中国人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等字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阅读后,再加上图片的渲染,可以使情绪一下子兴奋起来,会产生一种探求中国人民到底如何战胜日本敌人的强烈愿望和冲动,然后,带着一种浓厚的兴趣探究和思考本课内容。接着,老师又让学生阅读【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明确了今天探究学习的两个问题,即探究全民族抗日的重要性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这又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明确了核心任务,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由此可见,该导入框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导入,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2内容概括导入类,该类导语主要是对该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宏观认识,便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总体把握。例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的导语即属此类。

该课导语包含一幅北京天安门东侧的太庙遗迹插图,两段文字。在设计上以图引文、以文释图。从图文引出中国人对列祖列宗膜拜的历史现象,进一步导出从夏商周三代就开始的宗法制。主要的是,文字的第2段,对该课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使学生明确该课的基本知识点,即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便于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了然于胸。【探究的主要问题】设计了两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指导学生的自学与思考。下面请看运用该导语进行的教学片断。

案例2

师:众所周知,中国人有供奉和祭祀祖先的风俗习惯。同学们请看第4导入框中图片和文字,你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有何看法?

学生阅读后回答:

1:纯粹的封建迷信!都什么时代了,烧香烧纸又磕头,程序那么繁琐,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她就不是一个民族了;一个人如果忘记自己的祖先,就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了。祖先虽过去,浩气却长存……

……

师:对中国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风俗习惯的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其封建迷信的一面,也要理解民族传统情感和它几千年来长期存在流传的合理性。其实,对列祖列宗的膜拜远在夏商周三代就开始了,它与中国早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宗法制有关。那么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呢?同学们再导语的第2段和【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并回答这一问题。

3:有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等内容

师:这些制度有哪些特点呢?它为什么对我国社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下面请让我们开始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从上述案例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科学的,他巧妙地运用教科书中的导语,挑起了同学们对对列祖列宗膜拜的争论。随着争论的进行,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对本课知识探究与思考的兴趣和欲望。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导语的第2段文字,明确了该课的基本内容,为下一步探究学习做好了准备。【探究的主要问题】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和目的。

3背景介绍导入类,该类导语主要介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该类导语也往往通过设置一定历史情景的方式来进行。例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导语即属此类。

该课导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闻一多先生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个地方,在近代,先后被列强霸占,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受破坏。新中国成立时,大部分都已回归祖国,但是,香港、澳门主权还没收回,台湾与大陆还没统一,这实际上就是新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背景。学生读了导语后,就会发自内心的思考中央政府到底采取什么政策,才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呢?带着这一疑问走进新课的学习。下面再看运用该导语的课堂导入片断

案例3

师:上课开始,运用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听过?

119991220,我们收回澳门主权的时候。

师:不错,请大家阅读74页的导语,并讨论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中国政府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到底采取什么样的重大决策?

(学生阅读、讨论)

2:取得的成就:中国政府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统一大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中国政府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一国两制

老师:大家再看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一国两制的内涵和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从此案例来看,教师在该课导入上成功利用了教科书设置的导语。《七子之歌》的播放,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通过对导语的阅读,学生了解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背景。通过师生的对话,引出了一国两制这一核心概念。带着对一国两制内涵和祖国统一重大意义的探究开始了该课的学习。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新课导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使用传统版教材时,实际上往往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才想到的,学生对此几乎没有什么思考,也就是说,课导入是教师的行为,而与学生无关。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教科书编写上没有课导入栏目,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也缺乏让学生自行导入新课的意识和行为。课标本课导入的编写改变了这种现象。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让我们明确教学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科书的编写更主要的是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教师。在新课导入上,不但需要老师的思考,更需要学生去思考。不但需要老师的导入,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导入。新教材导入框的编写,不但让学生在学习思想上意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更主要的是为学生的导入提供各种思路、方式和材料。学生学习的自行导入是主动的,这实际上也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来源:整理  编辑:史鉴之乐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