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高考过后“高考形婚”是否挽留均影响孩子心态

阅读:12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6/7/8 14:16:10

  一年一度高考大战结束,高考家庭里,除了考学,另一个风波也悄然出现,一些家庭里夫妻关系虽已走到尽头,但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隐藏起离婚的念头,或是即使办理了离婚手续,也继续隐瞒着孩子,成为“高考形婚”家庭。如何看待夫妻为孩子“休战”不谈离婚?面对高考结束后出现离婚潮,应该怎么处理才能让亲人少受伤害?

  来信点评

  我想用复读和自杀来阻止父母离婚

  高考结束后,我才知道父母准备离婚了,为此,我不想去读大学了。本来估算的分数并不理想,我可以补习一年,父母是不是就可以再维持一年婚姻?也许这一年中会出现什么转机。我很少见他们大吵,不热乎也没有冷战。妈妈为了陪我上学,租学校旁边的房子住,爸爸在外地有个工程,但是每周都回来,周末还会带我和妈妈出去大吃一顿慰劳我俩,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们有什么异常。现在凭空告诉我要去办理离婚手续,而且是为了不影响我高考一直瞒着我,我不能接受。我不知道是自己破坏了他们的生活,还是自己维系了这个家庭,这个维系有必要吗?

  妈妈给我看了他们的离婚协议,我跟着妈妈,爸爸负责抚养费和学费,给我解释这些时,妈妈很平静,爸爸也说他会经常来看我,随呼随到,但是我怎么就接受不了呢?我复读一年或者自杀阻止他们,哪一个更有效果? 志向在北清

  专家解析:父母努力为你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学习环境,不知承担这样的压力已经多少年了,与其暗流涌动,不如阳光面对。一直依赖于你的父母,如今这个团体分崩,但对你来说,家没有离开,而是多了一个角度。在这段婚姻上,他们是输家,但在教育上,你要让他们成为赢家。婚姻的复杂、感情的断裂,原因无从探究,也没有完全的对错,不是一场高考、一个专家可以挽回和说得清楚的,父母没有因为感情破裂影响你的学业,甚至悄无声息到你毫不察觉,可见他们承受多少隐忍,做了多少苦心的安排。所以,建议你也不去干涉他们的选择,而应当看到他们终止错误、重新开始的勇气,让成年人自己去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而父女、母女的关系,一生都不会改变。

  众说故事

  父母离婚,天塌不下来

  陈小小:2001年2月5日爸妈就离婚了,但是我到2015年5月初才知道。一年来,我们三人三地,我并没有当初刚知道时那么绝望,反而我一直是他们两人的传声筒和心灵导师。

  阿狸在线:当年准备高考的前半年,我妈说他们要离婚,搞得我一直没有心思学习,现在想来很傻,什么也没有帮上,还耽误了自己,看了这个女孩的事情,我想她太幸运了,能遇见这么好的父母。我建议这个妹妹放手吧,让父母自己做决定,能这样处理事情的父母和教育出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差。

  露西烦酱油:初中高中阶段父母频繁的争吵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精力,就是“人在书房,心在客厅”,我时时刻刻聆听他俩的对话,发现有吵架苗头赶紧出去转移话题,虽然学习成绩下滑严重,但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好本事。大学毕业后,我果断选择在外地城市打拼。我认为父母感情不和而为了孩子强迫在一起不谈离婚并不是正确的,产生的伤害也许比离婚带来的更大。

  专家观点

  自己开心,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失败的婚姻,不管离婚不离婚,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的概率是差不多的,关键取决于怎样教育孩子,跟离婚不离婚没有太大关系。

  当父母双方出现了裂痕,该不该因为孩子拖延离婚呢?不和睦的家庭其实并不比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折磨少,因此我们站在“为了孩子学业”去取舍该不该离婚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不会有亲情缺失的家庭。如果选择不离婚,请努力减少夫妻间过激的摩擦,也要做好让孩子“正确理解”这种无望的婚姻;如果选择离婚,请努力面对自己的生活,给孩子积极的教育,而不是过分沉溺在失败遭遇中一蹶不振,甚至一错再错。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应当是力量的源泉,自己都垮了,孩子就算在勉强完整的家庭里也无从获取正面力量。

  很多孩子不愿父母离婚,甚至以死相逼,其实是一种心理依赖。从他记事以来,爸爸妈妈就是在一起的,他的心里没有那种父母不在一起的情景模式,所以本能地对未知事物产生一种恐惧、不安。因为年龄太小,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妈妈在一起才会有安全感。而长大之后,一般人都可以坦然接受父母离婚。

  我见过不少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内心都会有“阴暗面”。很多人认为这是家长的离异导致,而我认为这是教育不当导致的。父母并没有很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连自己糟糕的过去都无法勇敢面对,没有给孩子以新的力量。

  婚内婚外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让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长大。这样,孩子一定会更加全面认真地观察生活,如果有一天,孩子恰巧也遇到艰难的选择问题,那么孩子也不会惊慌,他们同样不会太为难自己,也会坦然做出和父母一样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重新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有家长自己觉得开心幸福了,身边的小孩才会觉得生活仍旧充满希望。

  来源:华商报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