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几天高考二模测试的陆续结束,考生复习上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除了校内,到校外辅导机构补小灶的孩子也很多。笔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国家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学大个性化教育研究院院长贾智会教授。
贾教授表示,高考二模后,有两个复习策略需要及时调整。
调整一:回归《考试说明》和课本
许多考生复习中不重视《考试说明》和课本,得到一本所谓“真题”或“母题”,就如获至宝。贾教授提醒考生,这是在犯“本末倒置”的错误,需要及时调整。“教材是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考试说明》更是复习的惟一依据,也是命题的惟一依据,一定要认真地研读。
调整二:重新分配各科复习时间
进入高考复习攻坚阶段,考生在复习时间的分配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偏科”现象,例如语文。语文虽然号称三大主科之一,但在高考复习当中,它的地位却有些尴尬。学生从功利角度出发,对见效慢、易反复的语文,普遍不愿意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许多学生的语文成绩是考一次,差一次。针对这种情况,贾教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曾有个理科生语文模拟考比前次下了12分,“现代文阅读”失分较多。贾教授建议:首先调整各科复习时间分配,防止语文成绩进一步下滑;其次是请老师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哪些部分还可以得到分数,定制提分方案。最后是针对“现代文阅读”开展“专题训练”,从“解题规范”、“中心思想提炼”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训练。
贾教授表示,目前这个阶段,考生如果能请老师为自己量身定制“学科提升”方案,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现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梁萍(化名)是学大教育曾经辅导过的学生。当初读理科的她,高三上半学期结束时,各科成绩很不理想,语文只有80分左右,生物成绩则在30分左右,在班主任眼中是典型的“差生”。在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之后,梁萍最后以527分的总分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语文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了114分的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