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学者新解《游子吟》

阅读:12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5/31 8:42:44
作者:汪宏华
  著名文学评论家汪宏华新评唐诗《游子吟》,认为诗中最后两句不仅在意境上,在具象上与前四句也是紧密相关的,寸草特指地位低微、漂泊不定的游子亦即社会最底层的草根,三春是从衣服的厚实温暖自然产生的联想。作者认为穷困低微的游子是永远无力报答母恩的,必须先改变命运,而唯一的途径又只能是游学、苦读。《游子吟》既是颂母诗,又是励志诗。原文如下:
  一首《游子吟》几乎让孟郊之“慈母”与“昔孟母”齐名,前四句朴实自然,后两句感人肺腑。通常人们将这首诗看作是孟郊入深履险之诗风的一个例外,却不知它同样也蕴含了玄妙无比的哲理和隐意。
  首先来看作者是如何设置矛盾并将矛盾推向无可调和的。第一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一对外在的有限的矛盾,细小的针线之于宽大的寒衣,任务虽然繁重,但终究可以一针一线完成。隐约还能看到另一对矛盾,无私之慈母与不肖之游子。当时的社会要求是父母在,不远游。
  第二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存在于母亲内心的思想矛盾,既要密密缝以备儿子迟迟归,又担心真地迟迟归。但她终究还是尊重儿子的选择,支持儿子的事业,将所有的牵挂与纠结强压在心底。她最大心愿只是希望孩儿在外面能穿得温暖些、体面些,不至于衣不遮体。或许还可以因此早一天学成归来。总之,密密的针脚既是母亲内在矛盾的显现,又是她缓解矛盾的行为方式。
  第三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对实力悬绝的不能调解的矛盾,区区小草面对普照天下的春光,岂能报其万一呢?这一矛盾也将平易朴素的母爱推向了至高无上,将为人子推向了无地自容。是天问,是绝响,千百年来无人应答。
  矛盾果真不可协调吗?母恩果真不可报答吗?不一定。且看作者为什么要用“寸草心”与“三春晖”作比兴。一般的理解是,寸草心为双关语,一是指小草,二是用小草之茎干比喻子女之心。此外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就像俗语所比的,瓜里有子,子里无瓜。还如“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实际上这其间还有更本质更有价值的内涵,其一,从全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看,“寸草心”应是特指地位低下、能力微弱的游子的心,而不是指所有儿女之心;“三春晖”是特指宽广无私、细致入微的“慈母”之爱,而非所有母亲之爱。只有游子才像“寸草”一样地位低下、四海漂泊、窘迫无奈,形似心亦似;“春晖”则是从身上衣自然联想开来的,其厚实、温暖就像和煦的春光。而且,人愈是在贫寒、远游的时候,愈能强烈感觉到衣服的重要,母爱的珍贵。从这个层面说,寸草心与三春晖都不是夸张,完全出自长期流浪者的真实体验和写照。
  原来,诗中后两句与前四句不仅在意境上,在具象上也是紧密相连的,并非横空硬语。
  其二,从诗句的对偶性看,春晖之前冠之以量词“三”,是非常自然合理的说法,春天本就包括孟春、仲春和季春,那么草心之前的“寸”字有何来历呢?实际也是一种常识,一棵草无论大小高矮,其草心(抽出来)都只有差不多一寸长,本质都是短浅的。当然,这里不是说游子天生浅薄,小心眼,不懂孝道,而是心力有限,物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游子既不能守在母亲的身边,更拿不出荣誉或钱财回馈母亲。
  其三,最后两句反问还揭示作者已经厌倦了游子的生活,既然矛盾不能调解,既然母恩无力回报,那就不要做社会最底层的小草了,做一棵参天大树吧!或许稍能荫庇、反哺,报答母恩之一二。事实上,作者孟郊也是这样做的,早年漂泊无依,凄苦潦倒,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屡试不第,直到46岁才中进士,50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之职,但他马上就将老母接过来一起住了。《游子吟》题下作者自注即是“迎母溧上作”。可见,作者将矛盾推向极端的用意不是要让人对母爱敬而生畏,无所作为,而是激励游子以母爱作为求学的动力,改变草根命运,将来更好地报答母恩。游子与母亲的价值取向同出一源,先为国尽忠,再为亲尽孝,为此可隐忍任何痛苦。
  人写文,文照人,孟郊一生都在不停地制造矛盾,而后用实际行动解决矛盾,不甘平庸的人大略都是如此。《游子吟》不仅是颂母诗,还是励志诗!(来源:中国网)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