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材料型主观题“审题”方法谈(二)

阅读:9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15 18:21:07
江苏新海高级中学    苏学章
   上期提要材料型主观题的审题方法:一是审立意主题;二是审关键信息;三是审虚假信息;接下来便是——
四、审设问角度。这是审题的重要环节。所谓设问角度是指试题设问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性质、类别等指向性信息,它们往往以限定语、指示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有审清了这些限定性条件和答题的具体要求,才能搞清答题的广度、深度、角度,否则便容易画虎不成反成犬。例如:
乔治三世于1787年任命马戛尔尼率团访华,……还准备提出六项具体的要求,即一、英船到浙江、天津等处停泊;二、在京设立商行;三、将舟山附近小岛一处给英商停歇和储存货物;四、在广州附近拨一地方给英国居住,或准许澳门居住之英商出入自备;五、英国自广州下澳门,由内河行走,货物不上税或少上税;六、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
——《东华续录》(乾隆朝)卷四十七
问题:材料中马戛尔尼访华提出的“要求”,最早是通过哪一事件得以部分实现的?这一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怎样?
回答该题第一小问要注意限定语“最早”“事件”,然后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在广州附近拨一地方给英国居住”“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应是“鸦片战争”或“《南京条约》的签订”。在回答第二小问时,许多学生错答成了“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纠其原因是忽视了设问中的限制性词语“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看,这一事件的地位应是“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审相关知识。相关知识是指已获取的与试题设问、材料内容有关联的基础知识。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任何一道试题所使用的材料莫不与所学的基础知识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联系。我们在审读材料时要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基础知识相挂钩,确认材料与自己所储备的哪一部分基础知识有联系。把握了这种联系有时可直接运用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回答问题,有时可借助基础知识加强对材料的理解和判别。例如:
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通常用举手表决。……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世界通史》
问题:依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以及这种民主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情况的材料,我们审读材料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轮流执行”,同时还要把课本所学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局限性、影响对照试题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出正确的答案:特点是直接民主、轮流执政;局限是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选取材料与课本知识的交集)。影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材料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可直接利用课本知识回答)。
总之,对材料型主观题审题要冷静、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抓住要点,精心作答,取得良好的成绩。                            (全文完)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