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评论:校长实名推荐可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阅读:93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2/3 16:16:45

  校长实名推荐可推动诚信社会建设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以为,随着公众关注度的提升,它对当下中国诚信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更值得我们期待。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是什么招生制度的根本变革,而仅仅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政策延续,一种措施而已。而且,北大将这种措施的招生对象控制在了“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与剩余的97%相比,它仅仅是自主招生向前迈出的一小步。
既然是“一小步”,为何引来媒体和公众如此高的关注度呢?当然是教育公平和社会诚信的原因。可以说,失去了社会诚信,就失去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基础和灵魂。
源于国外的“实名推荐制”,其基础也是社会诚信。
据说在美国,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中学校长的一项任务,就是要给大学校长写信,推荐自己的学生。一般社会贤达,也可以写信举荐自己身边熟悉的中学生,但信的内容不能让被举荐的学生看到,要密封好交给学校。如果弄虚作假,失去了个人声誉和社会诚信,那就等于自我毁灭。所以,“实名推荐制”在国外成了常用的招生办法之一。
但在当下,中国社会的诚信缺失令人揪心。本来觉得学术界该好点吧,但也抄袭、剽窃成风。什么“院士抄袭剽窃”、“大学校长博士论文抄袭”、“医专副校长身陷‘职称门’”、“长江学者造假”、“博导学术造假”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毛孔发汗。10月29日,教育部还专门发出通知,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可见诚信问题在高校已有多么严重。
显然,在高校,这项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不稳,那么它的执行,自然要受到公众的怀疑。公众关注北大通过“校长实名推荐”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更关注会不会发生权钱交易,进而成为中学校长和北大招办某些人谋取利益的“桥梁”。
北大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做出了防范性的规定,要求中学推荐学生必须先在本校公示,接受学生监督,还强调“具有推荐资质的中学,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但在社会诚信缺失的现实环境里,谁敢保证就一定不会出现弄虚作假的事情?
据媒体报道,具有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都已经公布了推荐名单,这些被推荐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一句话,就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这样的结果让一些对此举抱有很多期待的人士颇为失望,认为北大最终还是没有向偏才、怪才敞开怀抱。
的确,单纯就选拔人才而言,北大此次招生改革并没有达到公众所期望的高度,但是,如果从更大范围着眼,我们对北大还有另一种期待,就是重构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如果北大在试行“中学校长推荐制”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弄虚作假”、“权钱交易”的事情,应看作是对当下诚信社会建设的一个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