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化学教学:新教材 新理念 新教法

阅读:6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6/29 14:58:13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具备新理念,研究新教法就成了当务之急。
     高中化学新教材全面渗透了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三维教育。知识与技能(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实验技能,化学与技术、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等);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为此,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的生命在于探究,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鱼”,而我们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做到“授人以渔”。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动力的,其次,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全过程,使知识和能力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这也是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再次,重视化学实验,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育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氢氧化铝性质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氢氧化铝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氢氧化铝的两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人文教育,增加化学教学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具有持久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但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自己的背景,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而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认识习惯,因此要想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持久性,我们在进行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人文教育,增加化学教学的文化底蕴。比如在讲解化学中碰到的“烟雾”问题讨论的时候,就可以列举一些古代诗词作为讨论的对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讨论诗词中的“烟”是不是化学意义上真正的“烟”,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真正学懂了知识,何乐而不为?
三、渗透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一些化学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新教材体现在化学教育中不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加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符合STS教育理念。所谓STS教育,是科学(Sic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虽然教材只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了安全和环保问题,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实际授课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展开,如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强氧化剂、剧毒品、腐蚀品,除了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这些危险品外,更要教会学生碰到这些危险时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还应当提醒同学们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粮食、少扔垃圾、废品回收、使用绿色商品等。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
     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品质高尚,学识全面,手脑协调,文体兼得的人。试想,若我国公民的化学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安全隐患何患之有?化工生产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哪里还有容身之处?
四、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而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题,只要高考指挥棒还在,就必须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到精选例题、习题,优化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首先,要结合旧习题,与新教材进行整合,拓展新题型。新教材的习题更注重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为此,我们要多研究新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分析其命题目的、命题特点、题目难度等,然后整合旧教材中的有关习题,编写新教材题型的变式练习。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习题。习题的设计应从课程标准和学生两方面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其有针对性。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既不拔高,又不降低,设计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学生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习题讲解要注重过程分析,注重方法的培养和规律的总结。讲解时,要讲活讲透,不要就题论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一题多解的灵活,是学生思维的发散源,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多层次的认识问题,多种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多题一解的归类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序性、综合性。
    总之,高中新课改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新教材的实施,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切实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大胆探究创新,不断的交流总结并且及时地把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这样教学的新理念才会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的生命力才会逐步壮大并最终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