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

阅读:650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6/21 11:17:07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属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其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开展化学研究不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分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离子反应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情景激学法:创设学生力所能及的情景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说学情、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我校学生基础普遍差,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信心,学习方法和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分析探究的兴趣。
2、用实验来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的巩固、升华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3.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便于学生学习,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
设计让学生分析一杯食盐水中的微粒。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复习电解质(NaCl)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为离子反应发生的提出一个前提:在水溶液中。同时,针对学生对溶剂水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打下伏笔。
[学生回忆]:关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这样根据学生所学导入新课,能提高学生的信心,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
(二)学习新课
1、离子反应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由学生归纳出“离子反应”概念,即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讨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师设问]设计五组溶液混合,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学生完成表格。
 
能否反应
溶质的电流方程式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
Na2SO4KCl溶液混合
 
 
 
 
 
NaOHBaCl2溶液混合
 
 
 
 
 
NaOHHCl溶液混合
 
 
 
 
 
NaOHCuCl2溶液混合
 
 
 
 
 
Na2CO3HCl溶液混合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同时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3实验2-3,完成课本表格,由学生归纳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师强调必须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能否反应;写出溶质的电离方程式;写出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讨论溶液中实际参与反应的粒子。层层递进,通过学生自我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掌握的要牢固的多。作为教材中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导出,其实也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预习情况等,讨论得出此结论并不困难,也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3、突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设问]教师以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为例,讲解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
[学生活动]按照课本P32-33,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完成上述其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演排,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
[教师讲解]1、利用化学式分析复分解反应
Na2SO4+KCl   NaOH+BaCl2    NaOH+HCl    NaOH+CuCl2
 2、归纳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要领。
迅速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是否为离子反应,即是否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否拆分为离子形式;“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初步提出这类物质指的是:可溶性的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类写成离子形式;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根据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的阴阳离子的比例;
检验书写规范(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检验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学生活动]练习巩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硝酸钡溶液和稀硫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所学化学反应有限,适当补充根据化学式快速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判断是否属于离子反应等方法,可以激发兴趣,学会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突破离子反应的判断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上的简单套用的困惑。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P32,直接得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同时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三)课堂小结
可以利用课后练习小结,通过边练边讲,有利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清晰地懂得本课时中,要求记忆的知识点,要求理解应用的部分,贴近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也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课堂练习
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设计练习内容,该练习对本节所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掌握。练习内容主要以课本和所学知识为基础,例如,课本P7思考与交流(粗盐的提纯),P19离子的检验,P20练习第八题(废水的综合利用)等。
这是我对本课时的认识和设计,请大家批评指正!
附   板书设计
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反应环境: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
二、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三、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步:写拆 删 查
2.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意义:不仅表示某一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hxsx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