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要重视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

阅读:343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4 10:52:30
因为只有确立合适的梯度,才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率。布鲁纳(J?S?Bruner)的行为把握、图象把握和符号把握的三层阶梯,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重要的。但发现式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完全实施;奥苏贝尔(D?P?Ausubel)同化理论符合心理过程,具体而可操作对课堂教学更具指导意义,但过于注重细节有“嚼烂了喂学生”之嫌,对于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过程,那对创造性的培养会带来阻碍。这就表明,新内容与原有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太远太近都不好,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恰巧在这两者之中把握好“适度”两字,他们始终把能有力推动学习前进的适度序列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至于教材编写,还要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与学,任务更为艰巨。这真是“读书易,教书难,编书尤难”。在这里,普遍的最佳恐怕是没有的,在具体的教学目的、对象和环境之下,还是可以寻找到只适用于它们的最佳编排。
与知识内容的结构化相对的还有知识的问题化。人类的学习就个体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言总是离散的、不连续的,或如通常所说的是一个一个有限的知识点。所以任何课本也总是残缺不全的。但人有一种本领,他有可能利用一定丰富度的知识点,采取如同数学演算中的“内插”或“外推”方式,构建和产生连续的认知和行为。这与信息论中的冗余原理有关。不同内插、外推能力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冗余(如平时所说“明人不必细说”)。人的学习既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又是主观冗余获得的过程,高效学习的根据在于两者的平衡。这里有两个途径:一是提示合适的知识结构,以利于肉者平衡;一是追求知识发生的总是化,由“个别──抽取特征──一般原理”(德国的库贝用信息论阐明范例教学)可产生较大的主观冗余。关心未来教育学者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认为,未来的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总是求解能力。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有不少人提出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这一观点。显然,它已不仅指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是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教学指导思想,带有根本性的创新意义。但人们渐渐意识到,不能太偏激──问题解决与结构化的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互补关系。
(3)安排认知方法的策略
学习内容的理想呈示、教学过程的最佳模式,这是教学策略研究的两大重要总是对后一个问题来说,如离开了具体的目标、对象侈谈某个唯一最优的教学过程则是毫无意义的。现在的问题是不少教师的教学还不甚得法,他们将学生作为被动灌输的容器,训练停留于模仿,搞题型复盖,加重学生负担。必须指出,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范畴,学生的结构与心理结构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相须互发”(宋代朱熹语)的关系。以前的教学常有偏颇,现在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活动。下面阐述这方面的策略。①最有效的学习该当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家推崇的教学过程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以此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科教学的改革曾总结出尝试法、探究法、发现法等成果,它们的基本模式是: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应用。这一模式与科学认识形成发展的一般途径大致相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实践业已证明,这种“开而弗达”、让学生参与探索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这一策略现在不仅在学科课程中被广泛采用,而且正在向另一类新型的课程形态即活动课延伸,并构成其更为鲜明的特征。这主要是:自主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居主体地位;此外还表现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并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多方面的锻炼。主人的过程性──活动课对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直超过了对教学结果的关注,它不仅仅是对于作为直接结果的产品的主人更是对全过程的外显行为、内隐心理的全面估量。②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接受式与活动式互相补充、合理结合。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所长,也都有其所短,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否定一种,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赫尔巴特(J?F?Herbart)的接受式教学与杜威(J?Dewey)的活动式教学最近几十年来有明显接近的趋势──趔也许就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目前不少教育理论家提出,教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是:一要确定形成认识能力与掌握知识之间的正确比例;二要灵活运用包括儿童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积极化。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之以活动课程,让学得与习得相互补充,可以发迹以往那种封闭的、割裂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的境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使他们感到学校有了学习的“自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根据上前的条件,在学校里构建一个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到学生基本自主地活动的“套筒式”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可取的。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学生从提高自主性过渡到适度自主,再到基本自主。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