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有关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若干思考

阅读:58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0/21 14:17:04
摘要: 数学教学应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教学应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谈一点我个人的认识。
一、讲清楚概念的实际来源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事实上,不少数学概念等内容都可以找到它的实践原型。如:正负数、数轴、绝对值、点到直线的距离、函数等,都是由于科学与实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讲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可使学生不会感到抽象乏味。就“数轴”来说,是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单单这样讲,学生不易接受。其实人们早就懂得怎样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各种数量,如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轻重,温度计上用刻度表示温度的高低,它们都有数轴三要素:度量的起点、度量的单位、明确的增减方向。这些“模型”都是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进“数轴”的概念。
二、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教学,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是由形象思维为主,过度到经验型的抽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理论的学习往往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要借助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把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透彻思维,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三、应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的基础是理解。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善于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创新的前提是对数学概念及数学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从知识能力再到数学的意识,把数学的真谛理解透而不是仅仅会解儿道数学题。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别出心裁,独立思考的数学品质。“一题多解”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切入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同一题目。少数学生受固定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善于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在解题时,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找出更多更新的切实可行的解题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意识。
四、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应阐明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教育。如我教“实数”的一节课时,向学生简介了从自然数产生到整数、分数出现再到无理数的出现,告诉学生数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它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学和科学技术方面有着辉煌成就,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数学科学的历史,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如介绍古代刘微的“海岛算经”,祖冲之保持千年世界记录的“圆周率”、“勾股定理”,杨辉的“三角形定理”,现代华罗庚的“优选法”,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等等。这都是我国数学在世界上值得骄傲的成就。
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个别学生数学基础差、意志薄弱、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我给他们讲数学家张广厚的故事,从数学不及格没考上中学到艰苦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终于成为数学家。学习他不怕挫折、持之以恒的精神。个别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我给他们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是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而他总是十分谦虚,坚持不懈,永远探索。学习他谦虚谨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总之,加强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我们每位教师身上肩负着培养人才,振兴中华之重任。我们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成为祖国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兴长.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心理学讲座,2000,(1).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